Nanmen Mosque in Dali

Dali Nanmen Mosque in Eryuan County travel guide introduces the main attractions, entrance tickets booking, The best time to visit, How to Get there, the highlights, facts, history, photos, weather, accommodation, visiting routes, travel tips, tour maps of Nanmen Mosque in Dali.

Chinese Name: 大理南门清真寺
English Name: Nanmen Mosque in Dali
大理南门清真寺是全国一百所清真古寺之一。杜文秀起义失败以前,清真寺座落在苍屏街,《徐霞客游记》曾有记载。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清真寺和寺田120亩被清朝官府的“善后委员会”作为“逆产”处理,清真寺被改为城隍庙,1944年又改为地方法院,终未回到回族人民手中。在改为地方法院时,工人们撤去神龛,挖出两块“圣旨碑”,法官和检察官亲口说是元朝时的碑,后来不知去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南门清真寺是元代就建造的。

历史沿革
大理[1] 是全国一百所清真古寺之一。杜文秀起义失败以前,清真寺座落在苍屏街,《徐霞客游记》曾有记载。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清真寺和寺田120亩被清朝官府的“善后委员会”作为“逆产”处理,清真寺被改为城隍庙,1944年又改为地方法院,终未回到回族人民手中。在改为地方法院时,工人们撤去神龛,挖出两块“圣旨碑”,法官和检察官亲口说是元朝时的碑,后来不知去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南门清真寺是元代就建造的。

修缮重建
说起南门清真寺及其寺田,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大理南门有一个姓马的回族人在四川当“军门”(全省地方军事首长),南门的人们都叫他马大哥,是一个身强力壮头脑简单的人。他参加湘军后,有一次,曾国藩被太平军打败难以逃脱,他背起曾就跑,终于逃出险境。曾国藩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把他从士兵一步步提拔到军门。因为这层关系,南门清真寺和寺田一直没有动。三年过去没有消息,善后委员会便派人到四川找到这位马大人,说大理人民很想念他,希望他在辞官后回家乡居住;又说南门清真寺和寺田仍保存完好,如果他同意就可以还给回族。不料,这位既无信仰又无乡土观念的马大人说:“这些事我不管,你们怎么处理都行,将来我也不回去。”这两个人回来汇报以后,“善后委员会”姓杨的委员长和副委员长涂吉林(贡爷)就把120亩寺田瓜分了,每人分了60亩,清真寺就被改成了城隍庙。当时,善后委员会还在南城门西侧建了一个石亭,中间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不准回逆进城”,回字左边还加了一个“犭”旁。直到1916年,孙永安(昆明回族)任大理驻军司令,这块碑才被地方政府拆除,而石亭则是在后来张廷勋当县长修大理正街时才被拆除的。

  清光绪年间,幸存的回民陆续“归籍”,人口渐渐增多,没有礼拜的地方,便租了几间民房暂用。租房总不是长事,大家便商量建盖清真寺,但地点总不合适。民国初年的一天,西门的一家教亲请客,南门的丁煜堂、沙义等十几位管事一同前往。路过雷祖殿时,看见几个人在量地,互相一问才知道那是马王庙的空地,县政府为修响戒局出告示卖地,先要400半开无人买,后来要200元也无人要,这一次已降到120元。他们在席间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下盖清真寺。事不宜迟,他们约足了12家人,每家出半开10元,中午就到县衙交钱办了手续。城里的几个绅士听说这事,认为这块地前面正对着五华楼,龙首太高,怕将来回族“发”起来对他们不利,就联合了从上关到下关的48个大绅,写状纸到县衙,不准把地卖给回族。那时,绅权很重,地方官上任要先拜绅士,不然事情就不好办。县长只好答应约定时间到雷祖殿解决。那天来的大绅都是很有气派的人,县长坐着八人大轿来到,才坐下喝茶,就有一个姓杨的绅士要给回族的12个管事一个下马威,他指着管事们大声叫道:“你们这些回子偷买盗卖。”管事沙义接过他的话说:“你说非常好,‘偷买’我们认了,请问‘盗卖’是何人?”县长听了这两句话很生气,一拍桌子大喊“升轿”,就回县衙去了。绅士首领杨静安一嘴口水喷到说话人脸上,骂道:“正神还没有开腔,你就吐屎,一盘事就坏在你一个人身上。”转过身来问管事:“你们买这块地要做什么?”管事们说:“我们要办学。”杨首领又说:“这块地东至西很长,南至北宽度不够,我们把南面这块地成全给你们,加上一丈六,你们的地就够了。”这下,危也解了,地也够了,真主的恩典太大了,任何人都想不到会有这样好的结果。

  紧接着,大家便商议盖清真寺的事。正巧,有户人家要卖一园楸木,正好作为大料之用,就一齐买下了。其中有一棵树长在两家房屋的夹缝中,主人说,这棵树送给清真寺了,但如果打着房子就要赔偿。正当树砍了一半时,忽然吹来一阵大风,把拉树的绳子都扯断了,众人都吓呆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吹来一阵大风,把大树不偏不倚地吹倒在空地上,众人对真主的恩典感赞不已。清理木料时,不够一棵中柱,又从东门高家选来一棵补足,大殿的木料全部都是楸木了。
  建盖清真寺时,管事们作了分工:丁煜堂总管负责并筹款,刘崇高、纳忠祥、王和义、马秀、王应山、马明义等人都各有职责。这些为修建真主朝房而工作的人,紧记祖辈“牵牛进寺主大喜,带草归家祸根基”的教导,口渴了都不用木渣烧水喝,抽得出身回家喝开水,抽不出身就喝冷水。他们分工不分彼此,同心协力,争着做事,从不互相扯皮、抱怨。
  建设工程开始,请了当时一流的泥木工匠,如泥工是有名的杨富华师傅负责,木工亦是有名的张师傅负责,修建当中从未发生过事故,工程质量很好。“上梁”那天,孙永安司令官亲自压梁,全城绅老都来祝贺。

  礼拜大殿建起后,考虑到没有教学和教长居住的地方也不行,就接着筹备盖中殿,当时正遇司令部拆除危房,就向他们要了一些合用的料子。过了几年,把原来买的民房拆了,搬过来盖南北耳房。回族群众热情很高,自觉参加搬运,又买了些新料,房子很快就盖好了。这样,就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完整的院落。
  南门清真寺建成后,大理回族俱进会就在里面办公、开会,除了宗教事务外,回族群众中发生的纠纷,如房产、钱财、婚姻,甚至互相吵闹,都来请求解决,起到很大的作用。1939年,“回族俱进会”改为“回教救国协会”,虽然换了名称,但宗旨、办事还是和原来一样。会长一般是3至5年一届,1920年以前,赵汉清、赵辉山、杨云廷、马向龙等几位先后任过会长;后来是丁煜堂、沙义、刘崇高、马毓麟等几位先后担任会长。1938年由马元、马守先等人发起成立的“大理回族青年会”,也设在南门清真寺里。青年会的成员主要是当时大理四所中学(即大理省中、国立大理师范学校、大理省立女子中学、大理县中)的学生,宗旨是学习伊斯兰教义,联络感情,每学期集会三次,偰珍富师台、杜海山师台常来演讲,还有留埃学生部部长沙儒臣等有名望的人也来演讲过,一直活动到解放前夕。

地理位置
大理市苍屏街南门清真寺